第四百九十三章 人过留名-《透视极品小村医》


    第(3/3)页

    对此,项菲和王月已经适应。虽然不舍,也没有强求。

    上午和班里同学告别后,徐大山照例在王主任那里领了张请假条。随即便乘坐飞机赶回中西省。

    省城逗留一日,终于回到徐赵村。

    徐大山整天忙碌奔波,留在村内的时间越来越短。

    每次回来,都感觉徐赵村有新的变化。

    首先游客越来越多,经过玫瑰园时,可以看到很多游客举着手机,拍照留念。

    这一点,也可以从吴栋梁每星期发过来的财务报表上看出。

    玫瑰花和兰花,三百元一盆。原本以为这个价格,普通人家很难接受。可是徐大山发现自己低估了游客的购买力。

    现在玫瑰园销售额不断创下新高,每天能售出上千盆。

    就这样,还是限购的结果。

    另外赵香兰那里,特意在村里开了个门面,专卖荒山上的食材。销量甚至和掏宝店不相上下。

    他家生意火爆,村里农家乐和住宿同样搞的如火如荼。

    很多游客来这里游玩后,觉得环境很好,心旷神怡,忍不住想多住几天,彻底放松心情。

    短短一个月时间,徐赵村多了十来家宾馆,而且生意都很好。

    另外就是徐五爷给村集体搞的出租房,刚盖好没两天,就被人抢订完毕。

    徐大山刚来到村口,发现整个村子非常热闹,生机勃勃。

    见到他,立刻有村里人拦着打招呼。

    徐大山急忙下车,从车里边掏出一条烟,不管认识不认识的,挨个散。

    聊了几句后,返回村后别墅。

    “徐老九,这就是你们村的徐首富?”等车子远去,一个游客好奇的问。

    “对呀,他就是徐大山”徐老九点头应答。

    作为徐赵村的村民,他现在非常自豪。

    “挺平易近人呀,没有半点架子。”

    “那是,大山这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他心地很善良,发财后不忘本。又是给村里修路,又是请全村人去公司上班,还给镇里边学校捐款。”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青山镇,徐大山的名声非常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