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他明白了刚才为啥感觉空荡了,厂区里没有运输东西的车,没有物资,也没有什么管道。 老陈跟在他身后出来,伸手接过李诺一递过来的烟问道: “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有什么不对吗?” 李诺一深深吸了一口烟,疑惑地问道: “老陈,按理说东北在鬼子好多年的经营下,应该留下不少设备,怎么这里的设备这么少,而且很落后?” 老陈听他这样问,眉头紧皱,缓缓吐出口中的烟回答道: “当年鬼子在这里的工厂,本来就是低端的加工业,稍微高级些的,他们都放在了自己的本土。 当然,虽然对他们来说是低端,对我们来说,许多的设备还是很稀缺的。” 李诺一点点头,他清楚,国内那时的民族工业基本被摧毁了,小鬼子的设备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老陈又抽了一口烟,看着李诺一说: “有些话我是不应该说的,也不能说,但是,今天是你问到了,我就破例一次,希望法不传六耳。” 李诺一连忙点头,保证道: “放心吧老陈,我会将听到的烂在肚子里的。” “嗯,我相信你。” 说完,老陈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然后悠悠地说: “造成眼前这种局面的,是苏联。” “啊!你是说,他们。。。?” “对,美国和英国,在45年的雅尔塔首脑会议上,和苏联达成协议,将日本在东北的权益转让给了苏联。 后来苏联打败关东军后,便占领了整个东北。” 李诺一用心听着,这段历史对他来说是模糊的,他并不清楚。 “苏联对东北的经济采取了两个步骤,一个是将动产和可拆卸的不动产尽量运回他们国内,第二才是将无法或不便拆卸的不动产寻求与我们合作,共同经营。” “原来是这样,我们没有争取吗?” 老陈苦笑了下,脸上露出了痛心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