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零基础起步-《抗战1950,开局一只狸花猫》


    第(2/3)页

    很多的时候,普通人都会奇怪,为什么搞个不起眼的东西,需要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物资。

    那是因为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可能一个小零件,就要同时成立十个科研组来研发。

    最终,九个都失败了,有一个侥幸成功,才终于赶上了总体的进度,否则,整个工程的进展会因为这个零件而全部拖后。

    人们往往只记得成功的日子和成功的人,但总会忽视黎明前的无数次失败。

    但实际上,往往是一次次的失败,提供了足够的参照数据,才奠定了最终的成功。

    有些事情失败了也摸不着头脑,比如仿制苏联战机的时候,有一种密封圈总是无法合格,后来经过不断地检验和摸索,确定这是一种牛皮。

    但是大家用了各个品种的牛皮试过,都还是无法满足。

    最终实在没办法了,只能低下头向苏联人询问,付出代价后,大家才知道,这种牛皮的选用标准非常严苛,是没有挨过鞭子、没有经过蚊虫叮咬的四岁小牛身上的皮。

    当时找遍了全国的畜牧场,才找到两百张勉强符合标准的牛皮。

    这还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有时候为了找到一种合乎标准的矿,比如用于飞机制造的矽砂矿,数万人翻山越岭、跑穿无数双鞋,那都是常态。

    基础工业是无数的经验和挫折铺就的,可不是有设备和图纸就能万事大吉。

    “金先生,咱们一项项的来,先从风洞的建设入手吧。”

    李诺一知道急也急不来,只能挨个子项目地去攻克。

    “好,我也是这个意思,先从风洞入手,有了风洞,才能验证各种数据,为接下来的事打下基础。”

    金先生见李诺一主动说起,便马上意识到果然不出所料,李诺一是一定能帮上忙的。

    他说完后就站起了身问道:

    “你们累不累?不累的话现在就去找相关的人。”

    他这样说,李诺一和秀才就算是累也不好意思说了,两人随即也站起来,示意现在就走。

    金先生带着他们东绕西绕,走过好几个通道后,推门进入了一个房间内。

    屋内有一个人正趴在绘图桌上在画图,几人进门后,那人抬头看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