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且,奏折上的内容比她想的还要全面。 李云升徐徐口道。 “臣以为,应当调整税收制度,推行新政。” 一石激起千层浪,百官哗然。 新政! 这个词,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 只不过,众人没有立即开口,而是静待下文。 此时,姜清影看着奏折上的内容说道。 “李爱卿的新政内容有三条,分别是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就让下边炸了锅。 “什么?” “这真是李相的奏折?” “官绅一体纳粮,这是违背祖制。” …… 咳咳! 姜清影清了清嗓子。 “诸位爱卿,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 李党成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起看看李云升,谁也不敢贸然站出来反对。 柳呈也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朕刚才看你们一个个都有话要说,怎么让你们说反而没人说了。” 台院侍御史匡子文躬身道。 “陛下,臣想请问问何为官绅一体纳粮?” 李云升直接开口道。 “读书人有了点功名就可以免除赋税,这个制度要改一改了。” 匡子文不由得追问。 “那我等呢?” “别说你匡侍御史,就连本相在内,都应与民同赋税。” “这——” 闻听此言,立即有人站出来反驳。 “陛下,士绅可免除赋税是千百年来的成例,轻易变革,恐动摇国本啊。” 有李云升在,姜清影没有一丝慌乱。 这一刻,她感觉又回到了两人一同与秦王争夺储位的那段日子。 “柳卿,你以为如何?” 柳呈高呼。 “陛下圣明!” 而后颤颤巍巍站了出来。 “和为贵,臣以为我大楚确实应与梁国和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