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兵至-《蜀臣》
            
            
            
                
    第(1/3)页
    肆虐了十余日的风雪,倏然就停了。
    原本密布的彤云于须臾间便散去,让低沉压抑的苍穹骤然变得晴朗,在入夜时分,竟有璀璨的星光辉耀着残月挂在夜幕上。
    若不是寒风呼啸依旧,差点让人以为置身于人间四月天的唯美。
    萧关道汉军营地里,不少火堆已经熄灭,士卒们的鼾声连绵起伏,偶尔还会从远处传来几声的狼嚎。
    靠近牙旗的一个火堆,还在熊熊燃烧着,照耀着两张略显憔悴的脸庞。
    郑璞毫无形象的席地而坐,背依着牙旗台栏,伸直着两腿,怀抱着个马奶酒囊,正昂头直勾勾的盯着残月,不知在想着什么。
    而姜维则端庄得多了。
    虽是不合礼节的盘膝而坐,但腰身挺直,目不斜视。
    但眉目紧紧的蹙着,手中的酒囊亦不停的往嘴里凑去,让脸庞上依稀流转的几缕惆怅更加明显。
    昨夜,叛逃了十余士卒,皆是他的麾下.........
    这是颇令人意外之事。
    他领军以来,曾两度孤军奔袭,麾下士卒皆愿生死相随。
    哪料到,如今竟有士卒叛逃之事来?
    但待细细查询了,却又发现彼等叛逃似是也不足为奇。
    这十余士卒,皆是姜维从化外白马种羌部落中新募的羌人,算是部落首领或贵人贪图珠玑等稀罕物品,半撵半遣成为大汉士卒的。
    对征战沙场、斩将夺旗等功业并不热衷。
    而来至此地后,姜维本着临阵练兵的想法,将这些新募之卒混编入老卒行伍中,轮番守御第一线。在逆魏不计死伤的进攻下,死伤了许多。
    原本,这样的做法乃军中惯例,并没有什么不妥。
    毕竟战场之上,谁都不会提前准备好,谁都要历经生死洗礼,才能浴血蜕变成为老卒。
    但后来,汉军退入内围后,情况却是变了。
    郑璞与姜维二人皆觉得,这些新卒已经习惯战场了、完成蜕变了,便将他们放在车阵后方,改为让刘林的五百重步卒却敌。
    也让他们心中闪过一丝不满:明明有精锐甲士可却敌,为何最初不派遣迎战,而是让他们这些新卒消耗性命呢?
    这样的不满,有的人想想就放下了。
    有些人却铭记在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的戾气也越来越多。
    当诸葛丞相的援军一直没有出现时,当意外发现军械辎重即将消耗殆尽时,这些戾气便爆发了。本就对大汉鲜有归属感的个别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人生尚有另一种可能:投魏!
    他们不想死。
    久积怨恨而变得偏激的他们,不想死在大汉旌旗下。
    因而,便有了他们趁着夜里值守的间隙,叛逃入魏的事情发生。
    郑璞与姜维察觉了缘由后,有些啼笑皆非。
    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些历经了三个月生死考验的羌人,竟会觉得汉军无法再继续守御而畏死叛逃!
    明明,逆魏的攻势已然疲软了!
    距离诸葛丞相主力来援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临门一脚,却抽身离去。
    郑姜二人不知道,是该感慨他们太愚蠢,还是哀叹己军时运委实不济。
    这些叛卒,把军械即将消耗殆尽的消息供与逆魏了!
    姜维的膝头上,摊着一片不大的布帛,乃是逆魏在上午时遣人送来的,里面有一部分内容就准确的声称汉军的箭矢尚有多少。
    另一部分内容,自然是旧事重提的劝说他们二人投降。
    字句中的语气可比上次硬气多了。
    书信的末端,还添了一句话,曰:“翌日,辰时末,敢请郑子瑾出营一晤。”
    署名乃是夏侯霸。
    或许,是因为郑璞之妻张妍,乃是夏侯霸甥女的缘由吧。
    “子瑾,明日你要应邀否?”
    沉默了许久,姜维灌完了手中的酒囊,出声问道。
    “嗯........”
    犹如大梦方觉般,郑璞的声音有些飘渺,“且去见见吧。其不外乎想说教与我,如‘拱手来降,不失列侯之位,亦让士卒免遭灭顶之灾’等等,呵呵~~~不过,有诈却是不会,无需担忧。”
    “那倒是。”
    姜维轻轻颔首,没有觉得好笑,而是又陷入了沉默。
    “唉~~”
    因而,郑璞收起了脸上的故作轻松,深深叹息,“伯约,若是逆魏倾力来攻,我军尚能坚持多久?”
    问及战事,姜维没有再沉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