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报纸内部进行调整。 列维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 然后他开始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依旧的案件,这个案件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个天主教的牧师。 对教区里的孩子进行惨无人道的骚扰。 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团队以为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任务,觉得上面领导之所以派他们去找这个任务的,结果无非是为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件事情的背后隐藏了一系列的事件,甚至于说背后的受害者竟然涉及到了上百名,而在此之前,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他们的罪行,但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系列的阴谋的更多证据。 令他们觉得瞠目结舌的是,不仅仅是神职人员,甚至在波士顿之外,全世界范围内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 罗宾森和他的团队,因为想要把这些事情报道出去,自然而然的就受到了那些家伙的打击。 这样的事情出现之后,那些视力逼迫他们,让他们尽早不要去插手这件事情。 但是整个团队的人,身为一名记者声明一些边界,他们有义务把一些事情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所以他们顶着压力。 他们努力的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所造成的恶果。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虽然只是一个大概并没有看完整个剧本的全部。 但是光是看完这些,方记者的脸色就已经有过了一些特殊的变化? “怎么样?是不是很诧异?阿芳记着,我并没有像你想象的那样慷慨赴死,拿着自己的前途去冲一把,当然我也并没有觉得很多事情的烦躁会出现在别的地方,我只是很巧妙的利用外国的一些事儿,把这个事情拿了出来。 所以,你觉得怎么样?” 事实上从一名记者的角度来说,方天可终于知道眼前这人为什么能够写出那么厉害的剧本,拍出那么厉害的片子了。 他似乎在这一行确实是一个挺厉害的天才,很多事情在他面前几乎是以无所遁形的状态而不断存在的,这很可怕也很强大。 说起来这部片子人就是让人很难进行拍摄的一部电影,毕竟这里面涉及到的是媒体失控以及封闭体制内的自我审查,很难做出分析和判断。 尤其是虽然只看了一个简介,但其实方天克这个社会已经分析出来这部电影到底拥有什么样的节奏了,怎么说呢,影片大概可以被分成两个结构。 神职人员对于孩子,惨无人道的欺负。 同时还有媒体对抗权势的一些力量,这两者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也都是一些很敏感的事儿。 她忍不住去翻剧本,然后发现这个剧本其实还没有写完,或者说很多地方其实都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局。 但是到最后的结局。 剧本里却有了很重要的描述。 就比如说新闻人对真相不有余力的追究,和在真相面前的自我克制精神,一瞬间显露出来,同一时间记者们最后对于权势必有下的丑恶的深入挖掘,也把某些人曾经做过的一些错事暴露到了大家面前。 “怎么样?记者同志?我的这个剧本应该合乎你的想法吧?” 姜舞看着她忍不住问。 “没错,你的本子确实很好很不错。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如果你写的是外国人用的是外国名字的话,那你打算让外国人去拍还是说?” “当然是在咱们国内拍了。”姜舞笑了。 “可是你如果真的这么拍的话,就会涉及到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限制和问题,你要明白国外对这些东西虽然很宽容,但是在国内的大环境当中,这些事情的复杂性很难让我们知道,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 说到这里,方记者有些说不下去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就是因为这些事情你在曝光出去之前拥有太大的压力,你觉得自己如果把这些东西曝光出去的话,肯定就没办法在这一行混了,但是你又迈不过自己的良心,你觉得整个人的灵魂在受着无比强大的拷问。 你觉得思绪的压制,甚至让你的灵魂,都受到了强大的震撼对吧?” “嗯!”在面对眼前这位,用如此恰到好处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些话语的时候,他除了点头之外,或许没有任何话能够说出来了,不过不客气的说,面对这些话与感受这些气氛,他或许只能在这个时候说出这些话,而不能在别的话语和态度上拥有更多的转变,因为很多时候思绪上的一些问题根本让他无法再想着事业上做出应有的判断。 “不过你为什么觉得我一定要在国内上映这部电影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我们的电影有的是拍给国内的很多人看的,但有的电影也是拍给外国人看的,所以我们用自己的演员描述出外国的那种景象,不也是一种拍摄电影的方式吗?”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聚焦这部电影原本就是拍给国外的人看吗?” “当然了,我还有种预感。方记者,在国内的这个环境当中,很多事情我们是要尝试,但我们在面对一些复杂经历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自己能够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够做什么样的事情。 很多时候复杂的经历和遭遇会让我们的内心深处不断震撼。 那我们就应该询问自己是不是应该愿意赌上一切去做出这样的事,如果结果是不的话,那我们就要保留自己的机会,在以后的无尽岁月中,去拍摄我们想拍摄的电影,不是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