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匀我500万(五千字)-《我拍戏从不看脸》


    第(1/3)页

    阳春三月。

    舞爷影视副总裁开始就网上很多人说他们所拍摄的这部《聚焦》,是为了让自己和上级部门关系更好一点,作出回应!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

    死猪不怕开水烫!

    《暴抑》一炮而红之后,后面那些眼红的货就像是过江之鲫,一个个恨不得取而代之。

    这帮人是被猪油蒙了心

    一门心思想把舞爷影视搞垮。

    当然,把人家的影视公司搞垮对他们来说也不是没有任何好处。

    毕竟整个电影圈的盘子就这么大。

    搞垮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票房上他们就能多分一点。

    这次春节档,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贾零的你好,妈妈和陈成的唐探三,这两部电影累计收割了国内超过一百亿的票房。

    这可是一百亿啊……

    要不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票房怎么可能高到这种程度?说白了,这种手段已经透支了国内很多电影市场的票房。

    最近这段时间。

    网上的舆论有意没意的就会把《聚焦》打击一波。

    明眼人这会儿都看得出来。

    他们就是想在很多观众心里打上《聚焦》是专门为了阿谀奉承上级的部门的标签。

    这种杀人诛心的事,如果一旦真正根植在那帮人内心深处。

    那麻烦确实大了。

    京都电影报,节目演播厅内!

    “张导,你可是咱们京影报的老朋友了,我记得上次您拍摄的《姗姗来迟》,就曾经获得过国内金鸡奖的提名……那个时候咱们见过一面,现如今再次见面,我可是越发觉得您的气质变得更好了……”

    面对记者明显吹捧的话。

    张颂闻目光淡然,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哪里哪里,我这可是越混越回去了啊,以前呢,这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导演,现在啊混着混着就变成副导演了……”

    “您太谦虚了。我听姜导在网上说,《暴抑》的本子是你们两个一起商量出来的,而且你对整个剧本做出了很重要的细节描述,他甚至还说,如果没有你的话,这部电影根本出不来,是这样吗?”

    “嗯,平心而论,姜导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年轻导演,他对很多电影大局的把握确实让我瞠目结舌,当然他毕竟没什么经验,在细节方面确实需要我补充但是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国内最优秀的导演之一……”

    张颂闻这次之所以接受这个报纸的采访,也是因为对方在面对很多事儿的时候,报道的比较客观。

    “原来是这样啊……”

    “不过我还听说,《暴抑》之所以会有这两版结局,原因是因为,你和姜导意见不一?”

    “这个嘛,其实说实话,那个时候拍摄国内版和国际版这两个结局的时候,我偏向国内版本的结局,而姜导,他偏向于国际版本的那个结局。最终我们两个谁都不能说服,谁就把两个结局都拍完了……”

    话到这儿他才开始澄清。

    “但我得多说一句,我们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才没有把姜导心目当中的结局在国内呈现,当时是整个公司内部商议,觉得国内应该用这样的结局,所以我们就用了。”

    “然后当时去争取奖项的时候,我们用的其实也是国内版本的结局,但是你们也知道,这个是最后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点。

    我们的题名莫名其妙就不见了,在那种情况下,  M玛丽小姐愿意替我们出面,当时他从姜导手里拿的片子,恰好就是最近这段时间他手里的那个结局,所以既然如今在网上有很多人说的那种阴谋论,我真的觉得挺没意思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你们原本参加亚洲国际电影节所投出去的片子,用的是和我们国内一样的结局?”

    这位女记者显得有些惊讶。

    “当然了,我们既然选定了那个结局,那肯定就把这个结局放在自己的片子上了,可没想到在国际舞台上居然会遇到那样的事,玛丽小姐上台帮我们宣传,顺手就拿走了姜导手里的U盘,把他心心念念的那个结局给放了出去,然后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事实上这件事情出来之后,姜导其实也打算向大家道歉的。但是你也知道,当时网上骂得比较狠,我们如果出面的话,那不出意外肯定会被很多人骂的特别惨,所以网上最近这段时间出现关于我们的谣言,还有我们的新电影,是为了向上级部门陪醉之类的话,那其实都是胡扯!”

    “我们相信上级领导做的决定,也相信上级部门的领导,对我们的电影,对我们国内电影的发展,拥有很宽广很包容的心态。”

    “而至于某些人在背后嚼舌根的举动,我们觉得挺没意思。既然都是在一个行业当中混的,那么我们就用作品来说话。”

    “原来事情竟然是这个样子啊,那我们以前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女记者脸上露出微笑,“那网上所流传的,你们公司所拍摄的《聚焦》,根本不是一个主旋律的片子?”

    按照常理,这个时候的回话应该是,那当然不是!

    但张颂闻脸上露出微笑,却直言不讳的说道:“其实这要看你怎么看了!”

    “我们的聚焦,确实是着力在国内记者的角度,所拍摄的一部电影,但如果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电影拍摄,一般都会聚焦在一个群体之上。上一次是那些受到校园暴力和抑郁症折磨的孩子们,这一次就是记者……”

    紧接着张导就开始长篇大论了。

    然而这些话说到最后,女记者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们这个片子到底是个什么题材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