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并行-《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1/3)页
    今年翻过年来,  春耕结束,叶碎金同步进行了两件大事。
    第一个是杨先生上疏重开科举。
    天下未平便要重开科举,也是为现实情况推动着的。
    因科举未开,  在文治这一块,  真正核心的官员,  大部分是过去的门客,还有就是征辟而来。
    但治理一地,上上下下所需官员光靠征辟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所以实际上到现在,  叶碎金就和晋帝、(伪)梁帝一样,打下一片地盘,  不止是收编军队,  基本上还会将该地的文官全盘继承下来。
    全面接手之后,再做局部的调整。
    当地盘还小人还少的时候,当权者杀伐果决,便政令通畅。
    但地盘越来越大,  人越来越多的时候,盘根错节的官场势力、地方势力使得来自文官集团的阻力就越来越大,  滞塞感越来越强。
    地盘扩张到如今,已不能只注重武功,  新的统治者需要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然这第一届的科举十分的名不正言不顺。因科举,举的是天子门生,而现在根本没有皇帝。
    再一个,  正规的科举不是一场考试,  而是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分层考试,  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到贡士到进士,  是一个阶梯式的递进系统。
    只现在形势要一下子恢复也有点不太现实。
    好在晋帝统治这些年,  也开过三次科考,  给叶碎金稍微留了点底子。
    故这一次,中原王主持的第一次非正规科举,凡有功名者,不拘是秀才还是举人,甚至童生,皆可以报考。
    瞧,武人们打来打去,最后治国,还不是要靠读书人。
    与此同时,中原王同步进行的第二件大事,便是点段锦为主将,发兵攻打太原府。
    河东道有煤铁之利,叶碎金馋河东道太久了,终于动手了。
    齐王和吴王两兄弟在大驸马兵败后都退回了河东道,这是晋帝起家的大本营。
    两兄弟一南一北对分了河东道,太原府以北,都是齐王的,以南是吴王的。
    形势发展到如今,两兄弟虽不和睦,倒也不再窝里斗。外敌太多,两兄弟约定好了边界,背靠着背,彼此还能援把手。
    去年中原王攻下山东,他们的另一个兄弟赵王降了,给这两兄弟发来了劝降书。
    二人碰了个头,吴王感到大势已去,有降的意思。齐王还想再看看。
    要知道,叶碎金不给人第二次机会。最怕的就是这种“再看看”。
    倘若关将军还活着,一定会劝齐王,别看了。
    段锦的宅子里在给他收拾行装。
    如今段锦房中贴身伺候的丫鬟是最晚来的、年纪最小的小梅。
    当初回京,已经到了京城附近的县里,她突然窜出来死死抱住段锦不放。一念之善,随手为之,段锦买下了她。
    不想这小孩十分得用。
    她自从被管家安排到房中伺候,真是处处贴心。
    首先一个,又规矩又老实。当然应该是因为她年纪小,还不到有绮念的时候。所以可以放心地用。
    然后,伺候段锦的事,她样样都拿得起来。
    别看针线活实在不怎么样,缝个荷包针脚都能忽大忽小的,可拾掇起段锦的身边事却十分利落。
    段锦要出征,衣服鞋袜、随身香药,她准备得样样齐全,活像个贤惠的妻子。
    段锦都称赞了她。
    小女孩话不多,也不居功,只老老实实地:“都是奴婢该做的。”
    能把事情做好,又没有野心的下人,就是最好的下人。
    段锦出征了。
    小梅站在门口望着他和亲兵们离去。
    这不知道是第多少次看着他出征的背影了。
    每一次他都能凯旋,除了最后那一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