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军需-《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第(3/3)页
    任何人想要领取物资都需要有总军需官出具的交接函和对牌方可领物出库。
    由于早就收到了上头的通知,当池非进入库区的时候,值班的库房副官立刻毕恭毕敬地出来迎接。
    “苏大人下午好,下官邓远明,请大人多关照。”
    “邓大人客气了,在下只是暂时接任张大人的工作而已,身上并无官职,你直接叫我的名字即可。”
    中年副官赶紧惶恐道:“这太无礼了,大人自接任总军需官这一职起,自然就是在下的上官,还请容下官称您为苏大人吧。”
    “既然如此,那就随你吧。邓大人,能否带我去各个库房看看?”
    “当然可以,请大人随下官来。”
    池非跟着邓远明逐一参观了各个库房,尤其是在粮库停留的时间最长。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任何军队来说,粮草是否充足都是极为重要的。
    池非看到,粮库里面只有第二层是满,下面一层已经所剩不多。
    也就是说,现在粮库里只有一半粮草,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攻下九江后,不能从周边小国换到足够的粮食,那就真的只能去抢了。
    可是往海外动兵,不管成功与否,肯定会劳师动众、大费周折。
    但还是那句话,抢外人总比抢同为汉人的大魏子民要好得多。
    至于保住了西北军的名声,不会被众多百姓视为跟胡人一样的贼军。
    如果能直接换粮的话,当然比直接抢掠要好得多,也更加的稳定和持久。
    毕竟战争只是短期行为,只有贸易才是长期的互利。
    但既然是换粮,总要有东西可换才行。
    想到这里,池非问邓远明,“邓大人,以我们现在的存粮,能支撑多长时间?”
    “回大人,除了总库房外,其实各卫所库房也是有存粮的。
    但全部存粮加起来,大概只能支撑全军半年的消耗,这还是在比较节省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半年吗?”池非不禁皱起了眉头。
    池非考虑了好一会,心中慢慢浮现出一个想法,只是不知可不可行。
    “邓大人,请问你在这里认不认识在九江住过或对九江这个地方很熟悉的人?”
    邓远明想了一下回答道:“回大人,我家里有个下人好像是九江人,只是对方身份低微,不知大人介不介意?”
    “当然不介意,那就麻烦邓大人你把他叫过来,我要当面问他一些问题。”
    “是,大人,我马上去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