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无极内经-《佛子北风行》
            
            
            
                
    第(2/3)页
    望着那年轻人的背影,刘柯山轻叹口气,随手从小碟中拿起一片老姜,放进嘴里细细嚼着,一股辛辣溢出。
    ————————————————
    虎头躺在青牛池边的一片杂草丛上,一只胳臂曲肘枕在脑后,另一只手去摘了一串红彤彤的野果放进嘴里,轻轻一咬,一股甘甜的汁液喷在舌尖,只嚼几下就进肚了。
    据说,毒蛇喜欢吃这种果子,而且,在它附近必有毒蛇,这野果叫蛇果。
    从虎头这个角度看,夕阳正好落在两峰之间的门内,万丈红霞染遍了群山、丛林、湖水,仿佛给这大山披上一件锦斓袈裟,显得风景极美,那么有佛气。
    他游遍了莲花、晒经、青牛三大池,依然不能做到入水不濡。
    衣服一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穿在身上极不舒服,于是,他干脆就把湿衣脱下,晾在一旁的草地上,自己则一丝の不挂的躺在那晒太阳。
    忽然,虎头一掌拍在自己的额头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惊跑了落在附近啄食蛇果的三五只斑鸠。
    他自言自语道:“真是笨哦!入水不濡非得穿衣服不湿才叫不濡么,脱了衣服下水身上不湿不也一样么,哈哈,我还是没笨到家啊。”
    说到家,他忽然又有些伤感。
    虽然离家才没多少日子,但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梦见娘在灯下织布、绣花,或对着自己甜甜地笑,自己在桌上挥毫,囡囡趴在一旁,扛起鱼竿跟着老莫到倒耳河去钓鱼,居然钓上来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鲤鱼……
    可惜,后来给乐醒了。
    虎头起身站在湖边,看着一池金光闪闪的湖水,提气纵身一跃,在空中划出一道大弧,扑通一声落入池中。
    池水很清,能看清水底的细沙。
    《无极内经》讲究的是有情而无形,在体内先要形成自己的道枢,然后,气由道枢而出,贯百骸、通九窍、达六藏,气漫雪山,如此循环往返。
    虎头现在修炼出的道枢只有米粒大小,勉强能做到气贯百骇。
    至于九窍、六藏,则一个都没打通,更别提什么遥遥无期的气漫雪山了。
    不过,虎头并不气馁,也不急躁,他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走得快了,欲速则不达,容易扯着蛋。
    再说了,自己还年轻,才十岁而已,急撒子!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纯扯淡,虎头刚才就在青牛池里发现了一条鱼,不过,那条鱼跟他以往见过的任何一条鱼都不一样,浑身赤红,跟蛇果一个颜色。
    不过,它一闪而逝。
    青牛池深三丈有余,绕池而行约莫有一里路,状如一个巨大的牛蹄,故而得名。
    虎头潜入水底,沿着池底边缘细细搜寻,池底浅滩处长有菖蒲、芦苇等水草,一株挨一株,长得密密麻麻,不知是不是藏到那里面去了。
    虎头现在可以在水底呆一个时辰左右而不需要换气,这不得不归功于修炼《无极内经》的结果。
    他如一只大龟般潜伏于池底,一动不动,而双目如炬,一直不停地在来回逡巡,希望再次发现那条赤鱼的踪影。
    水中不时有小鱼、小虾游过,而那条赤鱼却像知道虎头要抓它似的,再也没有出现过。
    随着夕阳的西坠,池中的光线也慢慢开始变得黯淡了下来,虎头也不再傻等了,出水上岸,太阳已经落山了,只有最后的残照仍映在远山。
    这时,古庙的鼓声响起,远远飞回几只野鸟归林。
    虎头抖了抖身上的池水,竟然发现身上不再像以前那般湿漉漉的了,而是干燥了许多,他低头瞅了瞅自己的身子,又看了眼那几乎一眼见底的青牛池,不禁忘记了夕阳已下山,忘记了师父已敲响了暮鼓,忘记了自己没穿衣服,忘记了这天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