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考将至-《大国利剑》
第(2/3)页
第二,明天你与侣仁交代一下,马上与前方第三支防暴队负责外联的队领导联系上,把蒙罗维亚的所有情况摸清楚发过来。第三,抓紧时间把这个通知精神向总队党委汇报,听取总队长和政委的指示!”
黄侃走后,徐晓伟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文件中的内容。怎么办?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竟然一夜无眠。
第二天晚上,队领导都集中到一起,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凝重无比。
徐晓伟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我们大家始料未及的。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找到办法。不管是上策,还是下策,最终都需要应对的策略。下面请黄侃先介绍这次决议产生的背景。”
黄侃说:“根据了解,裁减的方案是早已经制订好了的,关键在于换防。原先联利团上报的方案是中国防暴队从格林维尔换防到绥德鲁,但是部领导不同意。因为绥德鲁与格林维尔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利比里亚的州首府,人口不多,过去后很难有所作为。部领导的意见是抓住这次裁撤的机会,促使中国防暴队换防到首都蒙罗维亚,这样可以在联利团完成任务退出历史舞台的机遇中有所作为,从而为响应习 近 平主席在联合国峰会上提出成立成建制常备维和警队作出最有力的回应。刚开始的时候公安部提出方案,联利团不答应,关键时候利比里亚政府发挥了作用,因为前几支中国防暴队在任务区表现得非常优秀,所以利比里亚政府力排众议,要求中国继续派出防暴队驻利。最后,联利团不得不妥协,把中国防暴队换防到蒙罗维亚,绥德鲁由印度防暴队换防过去。因为这件事情多方都在角力博弈,所以不到最后一刻,上级也不会明确跟我们说。这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消息的原因。”
徐晓伟接着黄侃的话说:“背景清楚了,我们肯定是不可能去推翻决议的。现在关键在于如何调整方向,应对即将换防蒙罗维亚的准备。下面请侣仁同志介绍一下蒙罗维亚的基本情况。”
王侣仁拿出笔记本,对众人作了一个简要介绍,说道:“根据百度上的资料,蒙罗维亚是利比里亚首都,蒙特塞拉多州首府,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梅苏拉多角和布什罗德岛上,据守圣保罗河入海口,是西非重要的出海门户,非洲距南美大陆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 190 万左右。蒙罗维亚的气候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25℃,分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年均降水量逾5000 毫米,为西非海岸乃至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非洲雨都之称。利比里亚旧称‘谷物海岸’。15 世纪下半叶,葡萄牙人来此贩卖奴隶,尔后荷、英、法等殖民者相继侵入。1821 年,美国殖民协会在此建立黑人移民区,中心就在蒙罗维亚。1847 年 7 月 26 日,利比里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定都蒙罗维亚。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利比里亚大学(建于 1862年)也设在这里。蒙罗维亚有干线公路连接全国各大行政区。东郊的罗伯茨国际航空港是非洲最大的机场之一。利比里亚的海运业享誉世界,蒙罗维亚有 20 多条国际海运定期航线与外界相通,蒙罗维亚港系西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蒙罗维亚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兴建的。当时,德国法西斯控制着欧洲及其海上航道,原来走美洲—西欧线的船只都改走美洲—西非线,蒙罗维亚成了这条航线上的枢纽。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的时候,在旧港以北布什罗德岛兴建新港,1954 年投入使用,成为当时西非最现代化的港口。1956年命名新港为蒙罗维亚自由港,允许外国轮船自由出入,商品可在港内自由转口第三国,允许储藏、加工、再包装,只收 1.5% 的领事费,而不收关税,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商船进港,增加了港口的劳务收入。”
停顿了一会儿,王侣仁继续介绍道:“蒙罗维亚市中心梅苏拉多角是繁华的商业区,跨过梅苏拉多桥即达市区北部的布什罗德岛,此为新兴工业区和驰名远近的西非唯一自由港——蒙罗维亚自由港。为什么要对自由港进行详细介绍呢?因为根据我与前方第三支防暴队对接获取的消息称,在自由港边上,有一个尼泊尔防暴队的营地,以后我们进驻后,就是接管尼泊尔的营地作为我们的大本营,所以在这里对自由港介绍得相对充分一些。蒙罗维亚市区东部的首都山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有行政大厦、国会大厦和市政大厅等。蒙罗维亚也是全国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全国 70% 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这里,其中主要有炼油、橡胶、食品、啤酒、饮料、碾米、服装、水泥和化工等。在布什罗德岛上建立了‘自由工业区’,美、德、巴西等国的 30 多家公司已在此建厂。此外,蒙罗维亚的捕捞业与鱼类加工业也相当发达。蒙罗维亚也是全国的金融中心。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的格林维尔相比,蒙罗维亚的情况非常复杂,按照我们目前的准备情况看,肯定不足以应付,所以必须要大范围地调整方案。”
徐晓伟说道:“现在听听徐彪的意见,你是分管训练的,接下来我们的训练该主抓哪些方面?”
徐彪说:“蒙罗维亚人口集中,数量庞大,除了应对日常的恐怖袭击外,我觉得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人群控制上,这是我初步的判断。所以,我会及时与培训中心的教员联系,尽量增加人群控制科目的课时。”
徐晓伟转过头问詹兴虎道:“后勤方面呢?这是当前最需要调整的。”
詹兴虎示意后勤分队教导员王斌打开投影仪,然后接着说:“同志们,下面我结合与第三支防暴队对接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进驻后,马上将面临的形势是,首先要派出先遣队,与第三支防暴队进行交接换防,换防的地点在格林维尔。交接换防结束后,先遣队马上对物资进行拆解打包,并先期运送部分物资到蒙罗维亚,这样我们的后续部队到达后,能确保吃住没有问题。第二,后续部队抵达后,派出一个分队的队员到格林维尔,协助先遣队进行物资拆解装运,并通过多种方式,赶在雨季到来前,尽最快速度将物资运抵蒙罗维亚。利比里亚的雨季从 4 月开始,一直到 11 月左右结束。鉴于利比里亚交通设施极为破损,一旦进入雨季,泥泞的道路将会给我们的物资转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第三,据了解,尼泊尔防暴队的营区只能供 120 人住宿,因此我们必须在自己携带的物资中增加材料,进驻后马上对营区进行扩建。第四,建议总队迅速根据我们的需求 购置物资,争取在我们出发前通过海运发出。我已经了解过了,从宁波港出发到蒙罗维亚自由港,需要两个月左右的航程,最理想的状态是我们抵达的同时,国内的物资也能抵达;如果不能同时抵达,至少要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刚才说过了,我们在 3 月份进驻,4 月份就是雨季了,雨季的到来会影响施工的进度。第五,请第三支防暴队协助我们进一步做好蒙罗维亚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尤其是建筑公司等,我们进驻后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开工。”
黄侃打断了詹兴虎的讲话,说道:“我这里提醒一个事情,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尼泊尔防暴队与我们交接营区的时间是4月下旬,我们进驻后,他们仍在我们营区内,怎么开展营建,他们是否会同意?”
徐晓伟说:“黄侃同志这个提醒提得好!侣仁同志,请你继续与第三支防暴队对接,务必请他们与尼泊尔防暴队进行协商,尽量在我们进驻后同意我们派员先期进驻营区并进行营建工作。必要的话书面请示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与尼泊尔警察部门进行协调。如果我们不能进驻,那么所有的工期肯定完成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