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特丫的嘉谷农牧又来了!!! ——新希望六和的养猪产能布局,与嘉谷农牧类似,尽可能靠近主要消费区。如环渤海的产能对应京津市场,鲁南苏北的产能对应长三角市场,越省西部的产能对应珠三角市场……特么全是嘉谷农牧集中释放产能的区域。 所以,别怪两家气场不和,因为嘉谷农牧的“稳市”,知道新希望少赚了多少钱吗?这得多大仇多大恨啊。 年轻的小刘总刚从父辈手中接过一整个新希望集团,能否带领这个营收数百亿的庞然大物在变化较为频繁的行业中实现转型,一直为外界所瞩目。而转型,总是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被嘉谷农牧这么一搅局,新希望的资金压力变大,她没打爆嘉谷的“狗头”,纯粹是因为打不过。 另一边,老刘总虽然退下来了,但他依然是新希望集团及其旗下诸多子公司的大股东,看着烦躁的接班人,他眉头一皱。 “愤怒并不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你是这种表现,会让我觉得将集团交到你手上是一种错误。”老刘总语气冷然道。 曾经做过首富,在农业方面坚持了三十多年屹立不倒的老刘总,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眼下的局势,还不至于让他动容。 好歹是被精心培育的接班人,小刘总在老父冷峻的目光下,表情也变得冷静下来。 “现在,你告诉我,嘉谷农牧得到上面的全力支持,有什么说法?” 政府不做则已,一旦全力支持一家企业,力度是绝对够大的。起码,让嘉谷农牧成为养猪界当之无愧的“扛把子”,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虽然,各家大型养猪企业貌似都是从散户手中抢夺市场份额——毕竟行业集中度还很低,相互之间似乎谈不上激烈的竞争。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像新希望,生猪产能布局与嘉谷农牧高度重合,都是针对一线消费市场;而正如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网上视频所示,同等价位下,消费者更青睐品质更优的嘉谷猪肉,这就产生了不小的竞争。 所以,他是能理解女儿的不忿的,但现在的关键并不是发泄怒火。 小刘总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服:“虽然不想承认,但嘉谷农牧布局早,在危机中响应政府需求的速度快,自然会受到各级政府的欢迎。” “嗯,还有呢?” 小刘总鼻子皱一皱,不是很懂老父的意思,这理由还不够吗? 老刘总心里不由暗叹,还是有差距啊! 嘉谷集团的齐董,也同样年轻,但人家主导完成了布局,而自己的女儿看都没看出来——这种差距,又何尝不是两大集团之间的差距呢? “比方说,现在行业内外关注的嘉谷养猪阵营的低成本,究竟代表着什么?你深入思考过吗?” 老刘总做农业生意这么多年,这些生意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售价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甚至是经常往下走的,于是,提高利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成本。甚至可以说,唯一能够控制利润的,不是涨价,而是控制成本、节约成本。 在市场竞争当中,“成本底线”的原则看起来是个笨办法,但确实是一个长久之道,也是一个安全防御之法。所以老刘总下意识就从嘉谷系的养猪成本开始分析。 小刘总闻言也陷入了沉思。 低成本代表着什么?对于养猪来说,代表着优良的猪种、优秀的管理……不对,这应该不是老父想要的答案。再想想新希望的老本行,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饲料……不对,应该是嘉谷农业。” 老刘总终于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 “你是说嘉谷的产业链闭环优势?”小刘总模模糊糊地摸到了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