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您看,能不能麻烦供销社帮忙代收代发系统零部件?我们按每台 20元给您付服务费。这样一来,你们有了额外的收入,我们也能省下一笔运费,算是双赢的好事。”小林诚恳地说,眼里满是期待。 老王听完,低头琢磨了一会儿。他知道这套太阳能水肥系统对村民们的好处,也明白运输难题确实是推广的绊脚石。供销社这两年生意不算太好,要是能多一笔服务费收入,也能改善一下经营状况。而且,帮村民们引进好的农业设备,也是供销社的职责所在。 “行!这事儿俺们乐意干!”老王一拍大腿,爽快地答应了,“你们把零部件运到供销社的县城仓库,俺们负责联系车辆,转运到村里,再帮你们送到村民家里,保证不耽误你们安装。” “太谢谢您了,王主任!”小林激动地握住老王的手,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有了供销社的帮忙,运输成本的问题迎刃而解。研发组把系统零部件批量运到供销社的县城仓库,老王按照村民的预订顺序,分批组织运输,用熟悉山路的小型货车把零部件安全送到村里,再安排人帮着送到各家各户的地里。村民们不用多花一分钱,就能用上好用的太阳能水肥系统,都乐得合不拢嘴。 很快,西沟村的田地里,一台台带着沼气发电互补模块的太阳能水肥系统陆续安装到位。晴日里,可调节的太阳能板追着太阳转,泛着银亮的光;阴雨天,沼气发电机默默运转,保证机器不停工。村民们再也不用为浇水施肥发愁,种地变得轻松又高效。 李婶家的苹果树,用上系统后,结的果子又大又甜,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三成;王大叔的山楂树,果实饱满,色泽鲜亮,卖了个好价钱;村里其他农户的庄稼也都长势喜人,整个西沟村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天,小林又爬上山顶的观测点,看着山下田地里运转的水肥系统,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成就感。山风吹过,带来阵阵农作物的清香,云层散去,阳光洒在太阳能板上,反射出耀眼的光。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套农业设备的成功,更是科技服务农业、扎根山区的成功。 老吴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瓶水:“小林,你看,咱们的努力没白费。” 小林接过水,喝了一口,笑着说:“是啊,只要能真正帮村民们解决问题,再辛苦也值得。以后,咱们还得继续改进,让这套系统更适合山区的环境,让更多山区的农民都能受益。” 远处的太行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西沟村的田地里,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沼气发电机默默运转,水肥顺着细管流淌,滋养着庄稼,也滋养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这场关于“供电难题”的挑战,最终以智慧和坚持化解,而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正像这山间的清泉,在太行山深处,浇灌出丰收的果实。 第(3/3)页